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风俗方言-传闻逸事

风俗方言-传闻逸事

关键词:六合历史,六合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六合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luhe365.cn
  • 感谢 liuh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13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龙池

 出六合区城南门2公里,有一个“龙池”。自古以来龙池就以水碧鱼肥,景色幽美而吸引游人,是著名的“六峰八
景”之一。

  相传,古时这里住着婆媳俩人,家境贫赛,缺衣少食,全靠媳妇打柴为生。一天,媳妇外出割草,拾到一枚花花绿绿的石蛋,十分逗人喜爱。她拾起石蛋,带回家后顺手将其放在草堆上。第二天草堆变大了,她好生奇怪,又放进米缸里,米也多起来了。把它放在钱袋中,钱也增多了。从此,要什么,有什么,生活再不烦神了。不劳而富,婆媳俩渐渐地不劳动,连吃水也懒得挑。一天,正巧水缸里水快吃完了,婆婆就把石蛋放进水缸里,顿时,一声巨响,一条巨龙从水缸里跃起。原来,这枚石蛋是个龙蛋,龙蛋得水,变成巨龙,尾巴一扫,把地面扫成了一个大水池。因此,后人称这个大水池为龙池。

  龙津桥神

  相传,清兵入关之后,县城里有位姓马名纯仁,字朴公的年轻书生,是个说一不二的正直人。当他得知清兵到处大肆烧杀,心中义愤极了。这时,清廷发出“留头不留发,留发不留头”的旨意后,强迫汉民剃掉鬓发,蓄长辫子。马纯仁决心不受此辱,发誓不做清廷臣民。于是,他去找同窗好友汪汇商量。纯仁到了汪家,一见汪汇就哽咽着说:“扬州十日,嘉定三屠,惨景迭传,难道你我能够无动于衷?”汪汇答道:“我们手无缚鸡之力,奈何奈何!”纯仁接言:“你我虽无抗清良策,但总不能苟且偷生啊!”汪汇便问:“依马兄之意,欲以死达志吗?”纯仁微微颔首说:“正是1人活千年终有一死,你我读书知礼,岂能忍辱偷生?留取丹心照汗青,方能上不辱祖宗,下无愧子孙,我俩同窗盟友,情胜骨肉,不知汪兄可有此愿?”汪汇愣了一下,答道:“马兄大义凛然,实堪钦佩,我俩早有盟誓,生死与共,自当同此义举”。于是,两人约定当夜五更在龙津桥上相会,一同投河,以身殉国。

  汪汇送走了马纯仁,心中始终忐忑不安,一想到死,不由倒吸一口凉气。他反复寻思:家中有老有小,剃发留头,还能混个一官半职,何必寻死?他终于想出个“丢鞋充死”的阴谋诡计。

  马纯仁回到家中,焚烧了所有的书稿,写了一封遗书,毅然走出家门,来到龙津桥。此时四更天已过,月色朦胧,他一步一步地走上桥头。突然看到一双鞋子,整整齐齐放在桥边,仔细一看,是汪汇常穿的鞋子。纯仁心想,汪兄已先走一步了,于是毕恭毕敬地立在桥头,朝河中拜了三拜,随即纵身跳进河中。次日清晨,纯仁家人见到他的遗书,赶到河边,请人打捞尸体。群众得知事情始末,聚集桥头的人数以千计。有的人还备了香烛为马公祈祷,愿他早早升天。有人传言;“马朴公的忠心,感动了玉皇大帝,被封为龙津桥神”。从此,群众塑造了一尊朴公神像,供放在桥头,藉以寄托乡亲们缅怀忠烈之心。

  贪生怕死的汪汇,骗过了马纯仁,终日神情恍惚,惶恐不安。时隔五年,他考取了进士,当上了湖广景陵知县。汪汇衣锦还乡,行至龙津桥时,一眼看到了桥楼上马纯仁的塑像,不由往事历历在目涌上心头,恍惚见到马纯仁双目怒睁,他情不自禁地汗毛根根竖起,浑身发抖,边呼“快跑!快跑1”回到家中,口吐鲜血而死。

  田兴与朱元璋

  《棠志拾遗》引用《田北湖笔记》中记有朱元璋与田兴同六合有关的一段逸文。文中记述田兴在元璋落难之时,曾相救其命,结为兄弟。后田兴隐居在六合落户,为地方捕杀七虎,事为在南京做皇帝的朱元璋所知,两次下诏召见,田兴避不奉召。朱元璋亲自写信动以兄弟之情,田兴始往相见。朱元璋的《与田兴书》是这样写的:

  元璋见弃于兄长,不下十年,地角天涯,未知云游之处,何尝暂时忘也。近闻打虎留江北,为之喜不可仰。两次诏请,而执意不我肯顾,如何见罪至此。兄长独无故人之情,更不得以勉强相屈。文臣好弄笔墨,所拟词意不能尽人心中所欲言,特自作书,略表一二,愿兄长听之。昔者龙风之僭,兄长劝我自为计。又复辛苦跋涉,参谋行军,一旦金陵下,告遇春曰;“大业已定,天下有主,从此浪游四方,安享太平之福,不复再来多事矣!”我故以为戏言,不意真绝迹也。皇天厌乱,使我灭南盗,驱北贼。无德无才,岂敢妄自尊大?天下遽推之。陈友谅有知,徒为所笑耳!三年在此,访求山林贤人,日不暇给。兄长移家南来,离京甚近,非但避我,且又拒我。昨由去使传言,令人闻之汗下。虽然人之相知,莫如兄弟。我二人者,不同父母,甚于手足。昔之忧患,与今之安乐,所处各当其时,而平生交谊,不为时势变也。世未有兄因弟贵,惟是闭门逾垣,以为得计者也。皇帝自是皇帝,元璋自是元璋。元璋不过偶然做皇帝,并非一做皇帝,便改头换面,不是元璋也。本来我有兄弟,并非做皇帝,便视兄长如臣民也。愿念弟兄之情,莫问君臣之礼。至于明朝事业,兄长能助则助之。否则听其自便,只叙弟兄之情,不谈国家之事。美不美,江中水,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。再不过江,不是脚色。

  君子乡

  清雍正元年,新任六合知县万世良下车伊始,迎接他的绅士称颂樊家集有君子风。他听后将信将疑,于是亲自微服前往察访。在乡里,他见到“学子勤读,风俗敦庞,少长彬彬,秩然有序”,确实不凡。他询问乡人:“有何人何德以至此?”乡人都说:“沐陈、李二公之化”。他感叹地说:“余居官多年,未见有此仁里耳!”万知县回到县衙后,便提笔写下“君子乡”三个大字,令匠人刻石悬挂在魁星楼前,以示表彰,代代传扬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651620989 传真: 邮箱:42414880#qq.com
地址: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汇锦水岸城15-4 邮编:2115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六合在线运营中心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